九游会私享

九游会私享:励志!他用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山西小伙曾在北大当保安经过不懈努力考入北律系如今是长治一所中等职校的校长……

来源:九游会私享    发布时间:2025-11-15 10:23:14

九游会微博:

  1995年,他上演了“扫地僧”式的传奇,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专科)。

  在他之后,类似的故事不断在各大高校上演,清华“馒头神”、电子科技大学励志哥、山西大学会说4门外语的楼管等等,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层出不穷。

  据媒体报道,过去20年,仅北大保安队就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还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当上了大学老师。

  他叫张俊成,41岁,山西长治人。如今,张俊成是长治市一所中等职校的校长。他雄心勃勃,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打造长治第一所民办大学。

  5月4日上午,张俊成脱下日常所穿的迷彩“军装”,换了一套笔挺的黑色西服,白色衬衫、打领带,皮鞋擦得蹭亮,头发也打了发胶,齐刷刷梳向脑后,显得颇为精神。当天,他要给学生们上一堂礼仪课。

  “名片要看一分钟左右”,这样名片上所有的内容能够看四到五遍,如发现对方重要的名称,诸如“博士”之类,要主动提及,这样显得尊重。

  张俊成甚至列出了交换名片的具体规范——双手接名片、看一分钟左右、然后将它放在重要位置。

  课堂上,张俊成还讲述了一个“250理念”——一个人背后有可能与之产生联系的有250人。

  他举例说:比如我的学校办得好,你回去之后会告诉你的家长,你的家长会告诉他的朋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个人可能会影响到250个人。

  台下的100多名学生都是二年级生,就要走上实习岗位,张俊成决定给孩子们安排一个星期的特训课,特训内容是说话、写字、礼仪和综合素养等。即便身为校长,杂事繁多,但张俊成仍坚持亲自授课。

  学校建在长治市郊区,是一所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中等专科学校,设置有汽修、机电、市场营销等多个专业。目前在校学生800多人。

  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平日里,教师和学生一样,都身着迷彩服。张俊成从自己在北大当保安的经历中受到启发,希望能够通过准军事化管理,让军魂育人。

  按照张俊成的说法,这些学生都是“教育受过挫折”的学生。不少学生成绩非常差,一些孩子甚至有抽烟、喝酒、打架的恶习。

  “这部分孩子,十五、十六岁初中毕业,应该继续接受教育。他们的心智还不健全,认知判别能力不高,容易受到歪风邪气的影响,不应该过早地将他们推向社会。”张俊成说。

  这是张俊成一直钟情于职业教育的原因。1998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张俊成回到家乡长治市,辗转到多个职校任教,从最开始的教师开始,先后担任学生科主任、副校长、常务副校长等职,2015年,张俊成和4个伙伴一起,创办了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他出任校长一职。

  言行举止间,张俊成是一个颇有抱负的校长,其身上已经找不到曾经当过保安的痕迹。

  时间倒退20多年,张俊成初中毕业后,没能继续读书,经历了在家劳动、在汽修厂打工等工作之后,1995年5月26日,张俊成来到北大西门,成为一名保安。

  当时,制服一穿,站在北大著名的西门前,感觉自己好风光,让人进就进,感觉很威武。张俊成说,“当时非常无知、愚昧”。

  他将当时的自己比做晏子的车夫:车夫替晏子驾车,坐在车上的大伞盖下,挥鞭赶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十分得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俊成读到这段文字,它来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相形之下,张俊成惭愧不已。

  当时,张俊成正在西门站岗,远远看见一个老人骑车而来,临到门岗前时,老人下车,推车而行。经过门岗,老人点头向张俊成说:“你辛苦了”。这让张俊成受宠若惊,他问师傅,“对方是谁?为什么这么尊重我们?”

  北大西语系的张玉书教授喜欢拉着这个“脑袋瓜灵光”的保安小伙遛弯。沿着未名湖一圈一圈的散步过程中,张教授给张俊成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讲黑格尔,并推荐一些书单。

  北大东语系教授章学诚对他也非常关心。章教授个子高高的,头发很短,非常朴实。一次,他骑车经过西门时,载的东西掉了下来,张俊成见到,上前帮助把东西捡起来重新放好。章教授由此注意到这个热心的保安小伙。

  若干次经过北大西门时,见到张俊成坐岗,章教授会上前问最近情况,老教授鼓励张俊成多看点书,“要有人生规划”。

  张俊成说,虽然只是一名保安,但得到多位北大教授的帮助,这成为他此生回忆中最美好的部分。在教授们的建议下,他开始读书学习。文学、哲学、历史类的书籍,他都爱读。下了班,张俊成就读书,抄书、写日记。当时,保安队有规定,宿舍10点熄灯,熄灯之后,张俊成就只能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看书。北大保安队大队长王桂明获知后,特批会议室可延长熄灯,张俊成和几个爱看书的保安一起,从此可以光明正大地学习。

  当时,7个外国学生要进北大,他们没证件,张俊成按章不允。双方语言不通,僵持了一会儿后,7个老外只能离开。离开前,老外齐齐给张俊成比划了手势:大拇指朝下。

  张俊成很气恼,细想下来,他认为是自己不懂英语、没有交流好的缘故。从此开始,张俊成自学英语。

  当时,北大西门有两个保安岗位,一个是站岗,一个是坐岗。坐岗时相对宽松,张俊成利用最近一段时间捧着一本英语书学习。

  让张俊成没想到的是,他自学英语的情形被北京大学英语系曹燕教授看在眼里。一天,曹燕给了张俊成两张听课证,一张是英语强化培训、一张是成人高考考前培训班。“你那么勤奋,那么好学,阿姨帮帮你”。

  进到陌生的北京城里,张俊成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这个19岁的小伙掉下眼泪。

  他每天在保安岗和教室之间穿梭。比如晚上上夜班,第二天8点下班,8点又是上课时间,张俊成和队友商量,让对方提前十分钟接班,他匆忙赶回宿舍,换下保安服然后跑步赶到教室上课。

  从西门到校卫队,要跑五分钟;从校卫队到上课的教学楼,也要跑五六分钟,张俊成精确计算每一段距离,尽量两边都不耽误。

  从此,北大校园里活跃着一个保安努力读书的身影,不停地在宿舍、西门和教学楼之间奔跑。

  每次培训,他都在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坐在那里,规规矩矩的,感觉老师在给我一个人上课”。

  1995年秋天,张俊成参加了成人高考。考前一天,张俊成决定犒劳下自己,平常五六块钱的伙食费,“那天破格,搞了二十块钱,给自己加了瓶可乐”。

  进了考场,张俊成一点也不紧张,“这比站岗轻松多了”。不久,成绩公布,413分,超过录取线两分。张俊成被北京大学法律系(专科)录取。

  北大政治系一位大学生专访了张俊成,写了一篇几千字的报告文学,讲述了张俊成如何从一个农村穷苦少年,最终自学考上北大的过程,文章发表在该院的学生刊物上。张俊成因此收获不少粉丝。

  一位女记者则在一期介绍北京自学成才榜样的文章中,写到了张俊成:“19岁的小张,汉语说不标准,英语却说得字正腔圆。”

  通过知识改变自身的命运,张俊成的经历激励了不少人。从此之后,北大、清华保安自学成才的例子如雨后春笋,齐齐冒了出来。

  据媒体报道,仅北京大学保安队,在过去的20多年里,就先后有500余名保安,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大学深造,有些甚至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当上了大学老师。

  为了陪伴已经怀孕的妻子,大学毕业后,张俊成回到长治,在一所中专担任老师。他说,教书育人是一个值得坚持的行业。

  在北大养成的两个习惯,张俊成坚持了下来,一是写日记,不管多忙,张俊成都会坚持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即使今年已经40多岁,他还像个学生一般,坚持做读书笔记。

  另一个20多年从始至终坚持的习惯是早起。只要是工作日,张俊成几乎天天都会在凌晨5点50分左右赶到学校操场,6点是学校的出操时间。张俊成要求自己和学生一样,遵守学校的规定,“校长没有特权”。

  张俊成喜欢讲课,在他的课堂上,他不避讳自己当保安的经历。他说,一个人在社会上处于什么地位,不是别人给的,决定权在于自己。保安的社会地位确实不高,但只要你努力把这份工作做好,人们的看法就会改变。“当时,人生从保安开始,反倒是一种荣耀”,张俊成说。

  每当这样一个时间段,教室里都是掌声一片,这些没能考上高中的孩子,因为成绩差,平日不被重视,在张俊成身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

  张俊成说,他的近期目标是将学校打造成该市的示范校,未来10年的规划则是,希望能创办长治第一所民办大学。

  张俊成从北京带回长治的还有“6个特别”,它其实是北京著名中学——广渠门中学的校训: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张俊成完全照搬,将这“6个特别”也作为自己创办的这所职业学校的校训。

  本号为山西专业、权威的财经圈服务,我们尊重原创,尊重劳动,所有的转载,请私信“山西财富圈”,并表明转载理由。

  财经 创客·志 金融会客厅 神秘访客财经大咖 商务 风向标 股海淘金 保险 金融八卦 理财 资讯 维权 银行